2024年12月6日至8日,第五届全国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学术年会在武汉东湖宾馆盛大举行。本次年会由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分会(简称 ISCOM)共同主办,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承办,东北财经大学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协办。
此次年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百余所高校的近1000位专家学者参会,规模创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学术年会新高。参会人员中包括40多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多位国内高校商学院院长,会议期间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备受好评。
本次学术年会以 “数智化背景下的供应链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主要议题涵盖数智化供应链、供应链韧性、可持续供应链、跨境供应链、供应链安全、供应链金融、供应链创新、服务运营管理、供应链与 ESG 等运营管理领域最新研究动向。会议包括3场主题报告、4场杰出学者论坛、围绕18个专题的35场平行分论坛,共计235个学术报告。此外,会议还评选出了 “最佳论文奖”、“方略商业核心素养及领导力—供应链与运营管理挑战赛” 和 “ISCOM2024奖”。
12 月 7 日上午,大会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李建斌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正学发表致辞。他表示本次年会为各位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期待大家畅所欲言、深入研讨,携手探索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创新发展之路,共同推动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迈向新高度。ISCOM 分会主任、圣克拉拉大学蔡港树教授代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分会致辞。蔡港树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分会的大力支持。他指出供应链与运营管理分会(ISCOM)于2018年10月正式成立,旨在为中国供应链与运营管理领域的学术界与工业界搭建一个最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分会的会训是“联合、奋发、成就”,希望联合大家的力量,共同奋发努力,发表有价值的优秀成果,共同成就一番事业。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胡艳华发表致辞。她指出ISCOM2024年会主题,精准地契合了当下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与国家战略布局的关键方向,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希望大家借此机会通过深入交流互动,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服务国家需求。
111, Inc. 执行董事长、联合创始人于刚,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讲座教授、兼任城大—复旦联合DBA项目主任陈友华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想讲席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剑教授分别作大会主题报告。报告会依次由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海军,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鹏,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关旭主持。
于刚以 “用以数据、模型与算法驱动的智能管理系统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题作报告。他强调管理科学不仅是纸上谈兵,更能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指出管理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他以疫情中核酸检测、俄乌战争中后勤保障等为例,说明对科学管理的需求无处不在。随后介绍了智能时代的特征,包括竞争加剧、时间轴压缩、数据价值提升以及万物相连,并提出在智能时代新趋势下需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去赢得竞争优势。最后,他基于科莱科技、亚马逊、1 号店和 1 药网的实际运营经验,介绍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
陈友华以 “大模型在供应链业务中的应用 “探讨” 为题作报告。他以 Kimi、DeepSeek、阿里通义、Copilot 等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工具解决同一运筹优化问题的过程为例,展示了大模型的能力与问题,并提出从供应链管理视角看,要使这些大模型真正发挥效能,仍有诸多挑战亟待克服。随后介绍了大模型如何助建运筹学(小)模型以及如何实现大小模型的结合,指出大型语言模型可通过协助数据清理、优化初始模型等方式加速优化解决方案的创建。最后,他对大模型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陈剑以 “价格激励和便利措施对可重复使用包装的影响研究” 为题作报告。他考虑顾客是否具有环保意识、是否有可重复使用包装,深入对比分析了对采用重复使用包装的消费者予以价格优惠和提供便利采用重复使用包装的两种策略。结果表明,当公司决定提供可重复使用的包装,但不努力提高退货流程的便利性时,应该提供更大的折扣;当公司提供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成本过高时,提高使用个人可重复使用包装的便利性可能会带来双赢结果。激励措施和企业拥有的可重复使用包装之间的互补效应可以促进可重复使用包装的最高采用率。
会议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周翔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叶强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朱毅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周文慧教授、南开大学李勇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郑欢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刘云川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舒嘉教授、复旦大学吴肖乐教授、清华大学毛小介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牛保庄教授、清华大学梁湧副教授、复旦大学冯天俊教授、浙江大学周伟华教授分别在 4 场杰出学者论坛中作学术报告。
在杰出学者论坛 1 中,周翔率先作了题为 “Joint Initial Stocking and Inventory Transshipment for Multi-Location Problems” 的报告,深入探讨了多地点库存问题的联合初始库存和转运策略。接着,叶强围绕 “数智时代的管理研究与管理教育” 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随后,朱毅报告了关于 “Search Prominence in a Distribution Channel” 的研究成果。该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邓世名教授主持。
杰出学者论坛 2中, 首先由周文慧分享了关于 “Intern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oice for a store brand: to set up a separate division or not” 的研究成果。随后,李勇建、郑欢、刘云川以及舒嘉分别就硬件平台生态系统共同发展策略、在线广告分配、算法公平性对企业的影响以及需求信息不对称下的应急物资分配等前沿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该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定清教授主持。
杰出学者论坛 3 开场,吴肖乐作了题为 “供应链生态网络的构建和分析 ——SPOT 框架” 的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新的供应链分析视角。其后,毛小介和牛保庄分别就数据驱动的决策算法与理论以及考虑贸易壁垒和数字化韧性应对的供应链竞合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享。该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李锋教授主持。
杰出学者论坛 4 伊始,梁湧报告了关于 “Dynamic Control of Shared Resources in Multitype Service System” 的研究成果。随后,冯天俊分享了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中对电商客服人员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最后,周伟华就需求协变量下的库存系统数据驱动最优与近似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该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吴庆华教授主持。
此次年会还围绕数智化供应链、供应链韧性、可持续供应链、跨境供应链、供应链安全、供应链金融、供应链创新、服务运营管理、供应链与 ESG 等运营管理领域等专题设 35 个分会场,共有 220 余场报告。由东北大学黄敏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代宏砚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李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荣鹰教授等知名教授以及相关领域优秀青年教师和学者主持了学术交流研讨。
本次会议共评选出最佳会议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优胜奖4篇;方略商业核心素养与领导力——供应链与运营管理挑战赛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此外,分会还评选出了ISCOM 2024最佳个人服务奖、最佳团队服务奖、团队特别贡献奖。
此次会议聚焦“数智化背景下的供应链创新与高质量发展”,集结了业界领袖、顶尖学者及行业资深专家,共同深入探究数智化技术如何驱动供应链的创新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会议的成功举行,不仅为数智化背景下中国供应链与运营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沿视角与策略启迪,而且对加速推动国内该学科领域的进步、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通过深入交流与探讨,会议成果将为构建智慧供应链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等关键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路径。